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Scroll loadin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喜报 | 2024报优项目勇夺佳绩

喜报 | 2024报优项目勇夺佳绩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12-03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在这个荣耀与喜悦交织的时刻,我们满怀感恩之情,回首一路走来的历程,深知每一份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支持与付出。

喜报 | 2024报优项目勇夺佳绩

【概要描述】在这个荣耀与喜悦交织的时刻,我们满怀感恩之情,回首一路走来的历程,深知每一份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支持与付出。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12-03
  • 访问量:0
详情

在这个荣耀与喜悦交织的时刻,我们满怀感恩之情,回首一路走来的历程,深知每一份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支持与付出。

首先要诚挚感谢我们的业主,你们对设计理念的高度认可与信任,赋予了我们充分发挥创意、雕琢细节的广阔空间。

我们各个专业的同事在项目中紧密配合,面对设计难点时坚韧不拔,攻克技术瓶颈时奇思妙想频出。从概念设计阶段的头脑风暴,到深化设计环节的锱铢必较,再到施工现场的悉心指导,用专业与热情、责任与担当书写设计华章,是你们的坚守铸就了项目今日辉煌,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拼搏奋进的团队精英。

部分获奖项目展示

01

沙洲优黄展示中心

获得奖项:建筑工程设计-公共建筑一等奖

主创人员:文威、陆亚强、陆静、陈潇、王莹、张浩、陈洁、言文佐、冯有凤、毛震文、顾梦依、范彬、邓娟、张新星、江建康、王岚、陈维楼、董朝阳

基地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街道,依托得天独厚的江南水乡资源和深厚积淀的黄酒文化,专门打造了一个集文化、研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工业旅游项目——酒的故事 ・ 沙洲优黄文化展示中心。

 整体建造风格亦古亦今,在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元素基础上,融合了民国和新中式建筑风格。酒与诗的写意挥洒,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水乳交融,碰撞出沙洲优黄别样的风景。

规划路线着重考虑游客的体验感受,主入口位于塍东路,从中华门步入园区,上千根金色方形钢管组成抽象的古建庑殿顶式样,使人仿佛穿梭于时光之门。穿过中华门照壁,古戏台与叠水池遥遥相望,水池作干湿两用,可为园区举行大型活动提供场地支持。

整个园区的重头戏博物馆,多角度展示和传承中国黄酒酿造文化。本设计不仅关注用地红线内,更着眼于红线外更大范围的中心区规划,方案将各城市空间元素连成整体。各单体之间、单体与黄酒储罐区间防火间距以及各单体的消防疏散均满足规范要求。

本设计中建筑功能分为五大类:沙洲优黄博物馆、黄酒研发、艺术家工作室、生产工艺展示馆、员工食堂。园区以黄酒为主题,通过八大主题产品,为游客提供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通过拟人化、亲民化、趣味化的方式,让游客们深入了解黄酒的酿造工艺、历史文化以及沙洲优黄品牌的百年传承。

02

苏州高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

获得奖项:建筑工程设计-工业建筑二等奖

主创人员:文威、王晶、过毅超、王方炜、王敏杰、吴强军、陈潇、梁威威、董朝阳、陈维楼、冯小芳、冯有凤、毛震文、郑欣、范彬、邓娟、代苏苏

整个园区建筑单体沿基地四边展开,四面都有连续整体的城市界面,而基地内部则形成了非常恢宏宽敞的内部大庭院,为生产创造了最有品质的环境与氛围。

主体塔楼面向主要城市道路及南侧的景观河道,立面以玻璃幕墙为主。上下分成了三段,每一段通过形体的凹进形成了宽度不一的竖向线条,竖向线条的大小、宽窄来形成不同的节奏关系变化,三段形体的竖向线条相互交错,形成了综合楼主立面丰富的立面效果。

综合楼的侧面同样呼应高度上的三段变化,每一段由三个相同的方框依次排列,则形成了侧立面上的九个方框,每个方框都有幕墙及红色穿孔板构成,而通过九个方框的有序和变化的排列,使得综合楼的侧面同样具有了非常赏心悦目的标志效果。

立面设计更趋于公建化、办公化,打破固有厂房形象,提高厂房的品质。与高层 1号楼一样,采用主面与侧面分别设计,且与高层保持了一致的立面处理原则。主面以统一韵律的竖向窗为主题节奏,相互之间有排列,有错落侧面以不同比例的红色或浅灰色铝板和玻璃,根据需要加之局部凹阳台及实墙整面处理,形成丰富活跃的立面效果。

03

山·谷·绿·园——苏州高新实验学校项目方案设计

获得奖项:原创方案-建筑设计一等奖

主创人员:文威、许鹏、梁威威、陈潇、顾静、胡兵、聂鑫、徐宏炜、沈垚、周晴

整个校园以图书馆建筑为中心,结合中小学出入口形成一条文化长廊,廊道经由中心图书馆串联至校园各个区域。书山有路勤为径,莘莘学子在此与书为伴,以书会友,自由成长。

将“峡谷"这一颇具形象特色的概念引入学校的方案设计中,青山是常规的教学区,空间相对私密安静,谷内是学生们的交往活动区,充满活力和趣味。“峡谷”这一概念既是整个校园景观与教学的紧密连系又是学生们之间互动,交流,激发灵感的精神纽带。

在传统学习生活模式下,产生的是单维的、枯燥的空间,而在现代学习生活模式下,需求的是绿色生态、开敞立体的空间。规划通过架空、自由平台、场地高差等手法将空间与自然相互融合,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流线和多层次的交流共享场所。学生在这片绿洲中自由穿梭游弋,增加了跟不同的人相遇的机会,通过交流学习新的、不同的知识,并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基地东侧为山峦起伏的自然山体,生态景观尽收眼底,空间布局向山体打开,将东侧自然景观引入场地,形成东西向景观轴。内部延续生态绿色布局,与城市呼应,生态缝合。

 

往昔佳绩是序章,明日辉煌待续写。怀揣对设计事业炽热初心,我们将砥砺奋进、逐光前行,用智慧与汗水绘就更多精品力作,铸就设计院璀璨未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这是描述信息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地址:苏州市高新区运河路99号

电话:0512-67700827

传真:0512-67700826

人事招聘:hr@scg-archi.com

商务邮箱:business@scg-archi.com

Copyright ©  2021 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ICP备17007013号

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ICP备17007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山